一是以政府为主导,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开展。2016年,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大与当地政府的衔接,由政府主导,组织村(居委会)书记、主任召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会,安排部署工作,要求各村(居委)积极配合乡镇卫生院深入到村、社区开展入户调查,为老百姓建档和更新档案信息,扎实做好居民基本信息清理和健康体检工作,确保了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。 二是创新老年人健康体检方式,提高老年人健康管理率。为进一步提高老年人健康管理水平,解决农村留守老人、失能老人对健康体检的需求,积极创新服务模式,启动“孝泉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班车”,由村委会负责宣传动员,村医生负责组织集中,卫生院负责“班车”接送的服务模式。并加大投入力度,打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检中心,对老年人进行一站式健康体检,为其提供方便快捷的体检服务。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与辖区内社区居委会配合,组织开展老年人健康体检,并结合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“名医惠民下社区”活动,派出康复、呼吸、内分泌科、心血管内科、普外科等重点科室的知名专家组成服务团队,在社区居委会开展了大型的健康宣传教育活动,开展义检义诊、健康咨询、全科医生签约。和新镇和双东镇等卫生院实行健康服务送上门,将B超、心电图、实验检查等以往须要来医院检查的项目带到各村,让老年人享受一站式全套体检服务。 三是不断探索管理模式,提高慢病管理率和真实率。扬嘉镇卫生院为提高慢病管理的真实性和规范性,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模式。由公卫人员和村医生对录入系统的慢病人员进行逐个排查,采取自愿接受服务的原则进行管理;加大筛查力度,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制度,首测率达95%以上;加大督导考核力度,卫生院对村医生开展的随访工作进行每月核查,杜绝不真实档案和不真实随访情况的发生,年终检查档案抽查真实率达100%。 四是加强流动儿童管理,提高预防接种率。东湖乡等卫生院因辖区内流动人口较多,在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上改变常规工作模式,注重与社区、居委会的沟通和协作,制定和实施较为规范的流动儿童管理模式,流动儿童在社区居委会开具居住证明,凭居住证明到接种点办理接种证或进行接种,保证了接种数量和质量;另外,长期开展儿童家长课堂的规范化和日常化,提高了儿保数量,增加了业务量。 五是转变管理理念,有效整合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卫团队。德新镇卫生院有效整合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。创新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模式。为提高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质量,2016年将每年集中对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改为每天固定体检20人次,通过改变体检模式,体检结果及时反馈,进一步提高了65岁以上老年人的体检质量。有效整合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职能。重新组建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小组,全院职工均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,上午集中处理医疗业务,下午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工作,每天固定项目资料录入分数,大大提高了资料的规范性。重新组建了健康服务团队并在各村公示。不定期由负责各村的健康服务团队到村上开展疾病筛查,健康教育等上门服务工作。同时开展电话随访,辖区内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知晓率与参与率进一步提升,有效促进了我镇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。
|